11月21日,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举办“本硕博”贯通学生导师匹配朋辈前瞻分享会。贯通班本科生已开展了针对研究方向与意向导师的学术信息搜集、课题组成员咨询、个人自荐与联系,在此工作基础上,直接与来自“双碳”五大研究领域的在读研究生展开对话,传递朋辈视角下实用具体的科研实践指南、真实细节的研究生活体验,以榜样树立激发科研动力与追求,进一步深化对学院导师研究方向、工作节奏与研究侧重的全面认知,有效探索规划个人未来“双碳”发展路径。活动现场,来自不同专业方向的优秀博士研究生生作为主讲嘉宾,分享了他们的学业经验、科研心得以及导师匹配的宝贵建议。
方向一:零碳能源供给
分享人:2024级博士研究生 李博远
导师:邹志刚 院士
李博远从国家战略需求层面出发,介绍了新能源材料与电池设计原理,展望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的广阔前景,激发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他还分享工科博士生实验科研日常,涵盖实验设计、数据收集、论文撰写、就业前景等环节,为同学们提供具象化“双碳”科研生活概念及未来就业规划的宝贵经验。
分享人:2024级博士研究生 胡青松
导师:陈树君 教授
胡青松介绍了基于电弧熔丝增材制造领域的科研方向与具体研究工作内容,展示了该领域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加速赋能传统制造业的优势。同时,作为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获得者,他还与在场同学分享了自己的参赛经验,详细介绍了比赛中的各个评分标准以及相关的得分要点,为同学们提供了竞赛、科研、学习互相融合推进个人核心素质提升的路径。
方向二:低碳城市运维
分享人:2024级博士研究生 梁美洁
导师:李悦 教授
梁美洁详细阐述了钢筋混凝土与钢结构材料耐久性研究背景,揭示这一领域在高海拔铁路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和挑战。她不仅分享了目前常用的试验手段,还提供了关于时间管理、科研工具使用以及导师选择的建议,为同学们的学术探索和职业规划提供了深刻的见解和指导。
方向三:零碳流程核算
分享人:2024级博士研究生 王悦达
导师:聂祚仁 院士
王悦达深入介绍了其正在研究的生命周期碳中和(LCA)课题。他阐述了LCA在评估产品、服务或过程从原材料获取到最终废弃处理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碳足迹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实现碳中和目标,不仅展现了他在这一前沿领域的深刻洞察与扎实研究,同时为本科生在选择导师时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考量框架,帮助同学们做出更加明智和适合自己的选择。
方向四:碳捕集与利用
分享人:2024级博士研究生 张传峰
导师:彭永臻 院士
张传峰从提升水环境质量的关键视角切入,分享了主流城市生活污水脱氮除磷课题进展,强调了在主流城市生活污水的管理实践中,精准调控脱氮除磷过程对于遏制水体富营养化趋势、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重要意义。实验设计时深思熟虑,依据污水特性构建模型;数据剖析中,对海量监测数值深度挖掘,探寻规律;论文撰写中字斟句酌,力求精准表意。他还就如何选择合适的导师给出了中肯建议,强调应关注导师研究方向、指导风格、团队氛围及个人兴趣,为贯通班学生提供了宝贵的指导经验。
方向五:碳金融与交易
分享人:2024级博士研究生 毕旭东
导师:潘家华 学部委员
毕旭东以“做有心人 干困难事 立大格局”为题讲述了自己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经历与心路历程。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不仅是专业知识的积累,更是个人视野与格局的拓宽。有时仅仅掌握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具备宽广的视野和深刻的洞察力。同时,他鼓励在场的同学们,要勇于跳出自己的舒适区,敢于挑战自己的认知边界,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格局。
在随后的互动环节,同学们纷纷就个人关心的问题向博士生们提问,如何提前准备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学习如何与导师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如何在科研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博士生们耐心细致地回答了每一个问题,并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心得。
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将继续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尊重选择、发挥特长,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模式,为“双碳”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进路铸牢根基。